“无尽藏”—苏轼和他的书画精神传承 (一)达心适意
苏轼在贬黄州期间,做了一首《赤壁赋》,为了和后赤壁赋区别,后来人就把这个称为《前赤壁赋》。此赋记叙了苏轼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抒发了月夜泛舟的舒畅和怀古伤今的悲咽已至精神解脱的达观。
在这首赋里有一段这样的文字:“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展览取名“无尽藏”即来于此。在这里“藏”读作“藏(zàng)”,宝藏之意,也暗喻着苏轼的艺术精神是留给后人的无尽宝藏。
这次展览位于南京博物院特展馆的 3 楼,为了这次展览,南京博物院呕心沥血三年,从故宫博物院,国家美术馆,上海博物院,无锡博物院,天津博物馆,辽宁博物院等兄弟博物馆借调作品,和南京博物院自藏的书画作品一起汇展。给观众带来了一场书画艺术的饕餮盛宴。这是一次对苏轼书画艺术成就的致敬,更是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
这次展出共有150件中国历代书画作品与观众见面,其中一级文物 80 件、宋元名作 30余幅,这些历朝历代的书画家在有意或者无形中都在传承着苏轼的艺术精神,寄情山水,托物言志。文以达吾心,画以达吾意。
展厅在动线设计上采用了回字形布局,参观时曲折有序,但是参观时由于左右前后都有展品,得需要回头观看。
展览分为绘画与书法两大板块,绘画部分包含“达心适意”“写形传神”“诗歌绘画”三个篇章,书法部分包含“法中尚意”“书以学养”两个篇章。各篇章相互贯通,彼此融合,共同展现了苏轼博大精深的艺术精神世界。
苏轼 1037年-1101年,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作诗清新豪健,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意境开阔,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擅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工画竹,学文同,为湖州竹派之一。
论画力主“神似”,并提倡“士夫画”,强调诗画一律,为古代文人画先驱。
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就绘画来说,目前学界公认苏轼的绘画作品也就两件,一件是《枯木怪石图》,另外一件是《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在私人藏家手中,《潇湘竹石图》是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一进展厅,就看到左边一个十几米长的展柜,这是为苏轼的《潇湘竹石图》专门定制的展柜,这次是以全卷面容面世,观众沿着展柜排队参观,看着长长的队伍,我只能望柜兴叹,为了节约时间,只能先参观别的展品,等观看完其它书画作品,再回过头来去看。最后赶在闭馆前最后一刻钟终于一睹真容,甚喜。
闭馆前一刻钟在《潇湘竹石图》展柜排队等候的观众
展馆解读:
苏轼《潇湘竹石图》,图中卧石瘦竹、远渚烟水、云雾空蒙,让人在窄窄的画幅之内,如阅千里江山。画卷最左端有款识:“轼为莘老作”。《潇湘竹石图》是苏轼借助潇湘竹石来寄托文人精神,抒发诗人情怀的典范之作。他将立意、内容、题材与笔墨充分发挥并高度融合,把追求活泼泼的生命精神与人生境界体现在对潇湘竹石的描绘之上。这种寄情山水、托物言志的手法,正是文人精神的重要体现,也让人在观看画作时感受到“达心适意”的畅快。
珍宝馆解读:
《潇湘竹石图》采用长卷式构图,展现湖南省零陵县西潇、湘二水合流处,遥接洞庭巨浸的苍茫景色。整幅画作以潇湘二水的交汇点为中心,远山烟水,风雨瘦竹,近水与云水、蹲石与远山、筱竹与烟树产生强烈对比,让人在窄窄画幅内如阅千里江山。
图中蛤蟆石为飞白法画成,虽较之元明画法有之不足,但考虑到苏轼作为文人画开山鼻祖,又以此随性,空灵,具有书法意的手法画成,确为上佳之品。 此图由邓拓于1961年用《燕山夜话》所得2千元稿费,加上变卖了手中24幅古画款项,在北京荣宝斋的牵线下购得。 1964年邓拓请许麟庐帮忙从自己收藏的古画中精心选出包括《潇湘竹石图》在内的144件佳品,小心押上他的收藏印后无偿捐献给了中国美术家协会。 从此苏东坡的《潇湘竹石图》成为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1984年春,国家文物局组织谢稚柳、启功、杨仁铠、刘九庵、徐邦达等文物专家对《潇湘竹石图》鉴定,确认邓拓保存并捐赠的《潇湘竹石图》是苏东坡真迹。
第一部分"达心适意"说的是中国文人画的特质,不再以具象为标准,而是注重对自然万物的关照与自我主体精神的契合,重视意境,强调“文以载道”。唐朝王维可以说是中国文人画鼻祖。苏轼在观王维所画《蓝田烟雨图》后的题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北宋随着文人画意识全面兴起,苏轼提出“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诗画本一律”等绘画理论。在苏轼的影响下,苏轼与文同开创了“枯木竹石”等文人画题材。
到了元朝,赵孟頫主张“书画同源”,弘扬文人画风气,以寄兴托志的写意画为旨,推动画坛的发展,这个时期,以反映消极避世思想的隐逸山水和象征清高坚贞人格精神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绘画题材开始广为流行。
明朝,文人画已上升至画坛的主导地位,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人为代表的“吴门派”,承继文人画传统,把文人水墨风格推向更高一个阶段,董其昌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出“文人画”的概念,并辅以禅学理论,提出了南北宗的画史理论。清朝文人画更加多元,分流,文人画家有的转为职业画家。
本次展览书画作品采用了简洁直接的“作品+解读”的形式,帮助观众对作品的解读和欣赏。在“达心适意”部分布展了陈容、李衎、黄公望、蓝瑛,陈洪绶,清四僧等宋元明清名家的作品。从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了解苏轼的书画精神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
李衎的《修篁树石图》以水墨写修竹与树石。以竹比德,怡情去俗。李衎是“湖州竹派”发展到元代的代表性画家。赵孟頫提到李衎画竹的两个特质:一是从自然中获得竹子的真形真貌;二是李衎的画竹“用意精深”。
⬇️明陈洪绶的枯木竹石图此图为陈洪绶馈赠之作,亦可知枯木竹石为文人士大夫之间自喻或者喻人的最佳题材之一。画中石、木造型夸张别致,格调高雅古朴,为白描双勾设色枯木竹石画法的代表性作品。
该画作于髡残 49 岁,在题画诗中记述了他沐浴在自然山水中的闲适自在,末尾一句“坐来诸境了,心事托天机”。山中山水是他心事栖息之所。
华喦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经历“康乾盛世”,却一生贫苦。一生大部分时间往来于扬州与杭州之间, 卖画为生,并在杭州西湖附近筑简陋住宅, 名曰“解弢馆”。工画,善书,能诗,时称“三绝”,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王树毂清人物
⬇️吴历(1632年—1718年)明末清初书画家,天主教传教士。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江南常熟(今属江苏)人 。少时学诗于钱谦益,学画于王鉴、王时敏。康熙二十一年入天主教,他在澳门耶稣会学习后成为修士返回江南传教,前后在嘉定、上海等处传教三十年。在他57岁的时候成为司铎, 87岁去世。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桃溪集》《墨井画跋》。
网上的介绍:低反射玻璃又称减反射玻璃或无反射玻璃、防眩光玻璃。是一种将玻璃表面进行特殊处理的玻璃。其原理是把优质玻璃,进行单面或双面蒙砂后抛光工艺处理。使其与普通玻璃相比具有较低的反射比,使光的反射率降低到1%以下,从而降低环境光的干扰,提高画面的清晰度和能度,减少屏幕反光,使图像更清晰、逼真。让观赏者享受到更佳的视觉效果。
本次画展,会分三期进行换展,每期约有20件左右的新作品出现, 6 月 25 日我去的时候,正赶上第二次(6 月 19 日) 换展作品,苏轼的《治平贴》在第一期,所以就遗憾错过了。
在参观的时候,展馆内的每一幅作品都不想漏过,由于当天时间有限,只能先拍照,几乎都来不及消化。这篇是达心适意的部分,后面还有四部分,只能慢慢消化,慢慢记录了。
未完待续……